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下面給大家說幾個足以讓你感悟人生的哲理笑話,這些哲理笑話生動幽默,意義深奧,笑過之後,感悟人生,人生感悟不同,處理方式也各有千秋,讀後讓人很有啟發——
  1、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裡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遊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願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於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 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6、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在後面緊緊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分展現出來。  
7、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
  8、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的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豬!”張三越想越氣,也搖下車窗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不要錯誤地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 
 9、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當然啦!”“電燈是誰發明的?”“愛迪生。”“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0、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給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什麼?”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1、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惟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把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強EMBA】過度依賴優勢,讓人疏忽能力培養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優勢是幫助人突破障礙、困難的利器;所以人要懂得善用優勢,以利事物的推動。但是,當優勢一再的助人成事,人會不自覺滋生「事情沒甚麼困難」「只要這招萬事OK」的錯覺;甚至會誤認為自己很行,不用太努力,樣樣事物就能做的比別人好。

  每個人在職場上,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這類「過度依賴」優勢的人,最常見者為具有「先天優勢」者:

 一、「俊男美女」或「溫文儒雅者」,因為外型討好,與人互動時易獲得好感或信任,辦事無往不利;因此,就容易因過度自信而自滿,又因長期疏忽培養內在實力,更易顯得華而不實。

 二、能言善道者,說話頭頭是道,讓人如沐春風,輕易就達成說服的目的;卻也因為如此,更想要用心於操控詞藻、表達技巧,忽略強化內容的深度,而失之輕浮、淺薄。

 三、記憶力強的人,從小考試一路過關斬將,不自覺養成凡事「背了再說」的習性;回過頭來,便顯現不習慣動腦的習慣,反而導致理解體悟力普遍不足。

  還有一類是屬於擁有「外部優勢」,譬如:

 一、公司的產品強勢,業績能輕鬆達成,員工便不會致力於能力的提升;當產品優勢不再,業績便從雲端跌落谷底,且束手無策。

 二、企業的制度、專業分工與訓練完善,員工的績效很快展現;但若未認知其優勢來自於背後的「招牌」,而刻意培養能力的話,一旦離開其羽翼,昔日英雄也易折翼。

  優勢反為人帶來「以為自己能力很強」假象的原因,在於擁有優勢者,是不勞而獲就嘗到甜頭,因而會想要一用再用,想再強化這個優勢,而忽略去建構真正的能力。然而,優勢不是能力,優勢只是「單點突破」,頂多是起步時的有利籌碼;但要能夠持續維持領先,必須具備能力,而且是多方面的能力,才會扎實而長期有效。

  更何況,能力與優勢的最大差別,在於能力是要經過努力、相當時間的磨練,才能打造出來。它通常是因為遭遇了某個困難(issue),才會激發人去思考解決方法,並經由嘗試的過程,從中摸索、體認出一套真正能解決問題、困難的方法或技能。長期依賴優勢者,也因為未經歷過此一歷程,學不到建構能力的方法,長期而言,更容易被有實力者遠遠拋在其後,殊為可惜。

  個人應認知到,擁有優勢者會不自覺依賴優勢的「自然律」。因此,假如你具有先天優勢,恭喜你,上天對你有特別眷顧;但應深思你是否陷入此自然律的陷阱,刻意提醒自己不要去「依賴」它。而遭遇困難時,也要認知到這是培養能力的好機會,而去嘗試建立出一套培養能力的方法,真正更全面的培養出能力優勢。

  身為主管者,也要特別注意,切莫被「表象的優勢」所誤導。遇到某些優勢明顯的部屬,應該特別警覺去注意其內在的實力,才能正確的識人;同時,也更能夠發崛這些部屬的盲點,而能真正給予正確與有效的輔導方向。(Y60901)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大家一起分享,我們一起來品味人生~~~

七十二句話令你大智若愚,細味人生!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二、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三、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五、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八、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九、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十、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十二、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十三、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十四、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十五、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

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十六、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十七、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十八、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二一、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

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二四、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二五、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二六、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
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三一、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癡。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三五、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三六、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三八、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
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
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四二、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
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四三、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

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淒涼啊!

四五、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

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

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四六、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

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五一、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瞭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

當有一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五二、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

五三、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五四、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五五、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五六、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五七、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五八、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五九、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六十、要瞭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六一、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六二、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

六三、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六四、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六五、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六六、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譭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

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被批評的。
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六七、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六八、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覺他的優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六九、太過於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七十、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七一、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七二、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生活中訓練井水、河水分清楚

10.02.2007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當今市場環境最大的特點,在於通訊工具發達,使得訊息的通透度極高,對外界訊息的反應時間因此大為縮短。此一趨勢在未來只會更加顯著,並導引產業加速走向低毛利的時代。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企業若要維持生存,在經營管理上勢必要講求精緻化,才能讓營運成本下降的速度趕上毛利下滑的速度。

  過去,通常一家公司只要具備某一領域的核心知識,就有辦法賺到錢,又因為訊息的通透性不佳,延緩競爭對手投入或追趕的速度,因此得以輕易地享有超額毛利。但是在未來,企業的經營管理對於效率品質的要求將會相當高,除了極少數擁有別人無法掌握的獨特技術的公司之外,其他所有企業的經營都必須走向精緻化。

  精緻與粗糙最大的不同,在於能否精確地分辨出不同事物之間的細微差異,並藉由這些差異而採取不同的因應方法,以產生不同的效果。事實上,因為精緻程度的不同而產生效益的差別,在生活與工作中有許多相通之處。在生活當中因為講究精緻而培養出來對事物的鑑賞能力,對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舉例來說,在國內常見的海鮮店,無論點什麼樣的菜,其使用的佐料均不出蔥、薑、蒜、辣椒這幾樣,每道菜炒出來的味道幾無二致,這就是粗糙。但同樣的材料在好的餐廳裡頭,經過廚師的精心料理,卻能讓人品嚐出每一種食物的獨特風味。同樣的材料,最後料理出來的結果竟有如此大的差異,這便是精緻與粗糙的區別。

  再拿吃西式自助餐這件事來說,吃法的不同也會產生極大的差別。一般人的吃法,往往是在一個大盤子當中,堆滿各式各樣的食物,不僅不同食物之間的味道混雜在一起,有時甚至連冷盤與熱食都未加以區分,這樣的吃法可說非常粗糙,完全吃不出每道菜的獨特風味。

  那麼,該如何正確地享用西式自助餐呢?西式自助餐相當於西餐的延伸,而西餐會分為前菜、湯、主菜與餐後的甜點、咖啡等,進餐時依序上菜,前後之間不會重疊。此外,西餐廳一定會為每位客人準備一杯水,這杯水的用途是漱口,目的是為了將前後道菜的味道區隔開來,讓用餐者享用每一道菜之前,先將前一道菜殘留在口中的味道去除,讓味覺保持在一種新鮮純淨的狀態,以便充分地感受每一道菜真正的風味,這是吃西餐一項重要的規矩。

  西式自助餐的內涵與吃西餐是一樣的。正確的吃法應該是在取用之前,先行將所有菜色整體瀏覽一遍,心中依照前菜、湯、主菜、甜點等順序,先行規劃好每個階段要選取哪幾樣菜色,就像是點菜一般。透過這樣的動作,可以對該次用餐用宏觀的視野(global view)先規劃好。在這種情形下,儘管菜色種類非常豐富,但每一個人依照各自喜好的不同,通常實際挑選的菜色大約只佔所有種類的三分之一左右,並非要一次吃遍每一道菜。

  在取用過程中,則必須清楚區分冷盤(前菜)、熱食(主菜)與其他副餐,依序取用。取用熱食的時候,每一盤食物的量不能太多,且避免不同菜色混雜在一起,因此可能得多次取菜,而非一次取完。這樣的吃法,才能精細地區分每一道菜的味道,真正品嚐到食物的美味之處,並且盡情地享用自己真正喜愛的食物,不會讓不喜歡的食物佔據了胃的空間,而顯得相當「不划算」。同樣是吃自助餐,但是否深刻地體會其內涵,並且採取正確的吃法,雖然付出的成本完全一樣,但產生的效果卻有如此大的差異,精緻與粗糙之間,可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再就穿著來看,有些人的穿著會被認為不得體,其原因往往不是衣服本身的品質不佳,而是因為穿著的人未清楚辨別每一種服裝該有的定位,造成穿著與出席的場合格格不入,而甚至因此失去應有的禮節。

  仔細來看,各種服裝依其用途的不同,大致可分為禮服、正式服裝(上班服裝)、smart casual(介於正式服裝與休閒服之間)、casual(休閒服)、運動服、居家服、睡衣與內衣褲等,每一種服裝都有它的用途與定位。例如,禮服是極為正式的服裝,只有在正式的宴會場合才穿得上;平常上班所穿的服裝,則以端莊為原則,如果將禮服穿來上班,便顯得相當突兀。又好比smart casual相當接近正式服裝,與西裝之間可能只是花色上的不同,以往週六必須上班時,就適合穿smart casual。至於休閒服則適合一般的戶外休閒活動、運動服用在運動的時候,表面上頗為近似,但其間仍有差別,甚至從事的休閒活動或運動性質不同,適合的服裝都會有差異。仔細分辨服裝定位、場合性質的不同,這項能力與習慣便是一種精緻的表現,其效果是讓自己的穿著更得體,並且顯現出應有的禮儀。

  或許會有人認為,要因應各種不同的場合而穿著合適的服裝,勢必要花費更多的費用購置更多的衣服。但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在用途相近的服裝上投注了大筆的費用,衣服數量看似不少,但用途的廣度卻受到極大限制。懂得穿著的人,其花費不見得較高,衣服的總數量也不見得較多,只不過將同樣的花費經過仔細規劃,依照不同場合的需求,而購買不同用途的衣服罷了。

  不同用途的服裝之間,有時界線並不是很明確,過去對穿著較不注重者,很難一下子就分辨得清楚,因此,學習如何拿捏服裝的穿著,必須花一番功夫。如果在每一次出門之前,能夠先想清楚當天的場合為何,準確地定位出來之後,選擇適當的服裝。假以時日,將能訓練自己在面臨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能夠習慣性地先判斷其定位,準確地掌握其特質與其他事情的差異,而用最適當的方法去處理(穿最適當的衣服)。磨練得越久,火候越深,掌握事情的精準度也隨之提高。

  這些生活上的練習反映在工作上的效果,則是對於每一項事務,都能精緻地判斷出差異來,並採取最適切的方法去處理。雖然方法上可能只是細微的不同,但效果卻更加顯著(好比高級餐廳);而不會對於類似的事務,都用同一套方法去處理,使得效果大打折扣(猶如海鮮店)。主管本身也應該要能夠精確地分辨,如此才能輔導資淺的員工,協助其判斷。

  從生活當中,無論是穿著、餐飲,養成把井水、河水分清楚的習慣與能力,在工作上,對事物的判斷將更精確,眼光也更為銳利。在穿著上下功夫,不但能穿出自己的品味與氣質,也能練就出精確處理事務的能力與習慣,在工作上得到精緻化的效益。 (Y10215)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聰明人,容易不務實

06.05.2008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聰明人擁有很多優勢。首先,聰明人的邏輯強、思路靈活,理解事物很快,因而經常很有創意。聰明人本身,也因為經常感覺到自己「快速理解、時有創意」的特質,認為沒有什麼事情難得倒他。漸漸的,在看待任何事物時,「容易的認知」即油然而生。

  聰明人因為覺得事情很容易,覺得自己學得很「快」,因而跟同僚、部屬合作、共事時,無形中就會顯得別人學得很慢,感覺別人「很笨」。甚至在跟上司、外界互動時,有時也會流露出輕蔑、不耐煩的態度。久而久之,甚至會「打從心裡瞧不起別人」,顯得「趾高氣昂,不可一世」。

  聰明人的優勢,主要來自於邏輯推理能力高人一等;然而,邏輯推理與實務運作間,卻有很大的鴻溝。

  首先,邏輯推理是「靜態的」,是假設外在環境不變;但真正的實務會牽涉到「環境」與「人」的因素,兩者皆不可捉摸,因而是「動態的」。而且,人性的因素又遠較環境複雜。因為,不同背景的人,其心理、情緒、行為都千差百遠;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點對同一事物的反應,也經常前後有別;更何況,人還會有非理性的時候,這就更難預測、掌握了。因而,邏輯上可行的事物,若再加上「人」與「環境」的變動因素,就會變成非常複雜,難度大為增加。

  然而,動態的實務,究竟要如何掌握呢?事實上,它是透過點點滴滴的觀察與經驗,所累積而成;體驗的時間不夠久、經歷的案例不夠多,深度與火候就不夠。也就是說,實務必須要靠「務實的」去「親身」體驗、觀察,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無法速成。

  有些聰明人,確實認知到自己存有「容易的習性」,也亟欲加強實務世界的磨練。然而,卻因為「容易的習性」根深蒂固,加上凡事求「快」的習慣,以至於「實務世界」的累積還不足,一旦覺得學會了,不自覺又縮回擅長、習慣的「邏輯推理的世界」,以至於能力的火候總是難以堅實。

  要避免上述狀況,想要務實的聰明人,不妨嘗試建立一個提醒機制。學習事物時,一旦出現:「我懂了」的念頭,就將其視為一個警訊,提醒自己,「應該沒有那麼容易」、實際上可能還不夠。進而,刻意延長實務歷練時間兩、三倍,去體會真正長期涉獵實務後的扎實感,改善不自覺偏重邏輯推理的習慣。

  不務實的聰明人,頂多只有中等成就,甚而有非常落魄的;若能既聰明又務實,則肯定為人上人。個人不妨留意自己學習時,是否經常停留在純粹的邏輯層次?並刻意要求自己投注更多的心力於「人」與「環境」。如此一來,邏輯推理與實務歷練可逐步趨於平衡,這也將是聰明人不斷推升能力高度的憑藉。 (Y50609)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強EMBA】「本能叛逆」與「理性叛逆」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叛逆是一般人認知的負面名詞,但是,很多人都忽略掉,它卻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因子。

  觀察孩童的成長過程,十歲以後都會出現叛逆行為,相當令父母及師長頭痛。然而,叛逆卻是促使孩童突破家庭單一環境養成的認知與觀念,而能吸納外界不同觀念與價值的關鍵因素;甚至,成年後會勇於突破現狀,主動追求改善、改變,也是因為叛逆因子的啟動。所以,性格中若缺乏叛逆因子,人們將只會墨守成規,依樣畫葫蘆,而不可能自發的改善、求變。

  但是,仔細分析人的叛逆,可以發現其有「本能叛逆」與「理性叛逆」的區別。「本能叛逆」是依據自己的感覺、好惡來做判斷,只要「我不喜歡」,我就反對,我就不要;相對的,理性叛逆就是依據理智思考、分析,做出理性判斷,這是「為了做的更好而叛逆」,因而能改變現況、提升到更佳境界。

  青少年時期的叛逆現象,就是一種「本能叛逆」。因青少年仍處於「感性主導」的階段,理性思考習慣尚在培養初期;但在此同時,卻也開始對家庭、學校加諸的種種約束,感到厭惡、反感,因而不問是非對錯,一律排斥之。叛逆過了頭,嚴重者會行為偏離,甚至誤入歧途,做出讓人惋惜的事情。

  觀察人的成長過程,原來是百分之百由「感性主導」;透過學習,注入理性思維,逐步提高「理性主導」的比重。所以,個人在歷經青少年時期的「本能叛逆」,隨著不斷的學習、理解、體悟、教訓,理應會隨著理性思維的增長,逐步轉換到成年後的「理性叛逆」。

  然而,我們卻發現並非人人都能順利轉換,有些人甚至會將青春期養成的「本能叛逆」習慣,延續到職場。比方說,進入職場接觸到公司的制度、流程時,有些人會「選擇性」的接受,不喜歡的就排斥之,對於事物便容易單點思考、掛一漏萬。與人共事時,排斥與不喜歡的人合作,導致人際關係不佳,團隊合作能力低落。對於職掌內的工作,反射性的挑喜歡的做,不喜歡的便非常被動,主管往往得緊盯在後,甚至收拾爛攤子。

  而主管在輔導這類人時,往往也特別吃力。因為習慣於「本能叛逆」,說理他們往往聽不進去;只有在本能叛逆闖了大禍、遍體鱗傷後,或許才會開始檢討、反省。因此,一個本能叛逆成分明顯者,隨時會因行事七零八落而闖出大禍,用起來風險很高;因此,再聰明、再有能力的人,都沒有用,主管也不應錄用。

  由此可知,身為一個主管,必須非常注意去偵測部屬本能叛逆的嚴重程度。然而,有些粗糙的主管,只看表象,容易只看到部屬「有做」而有做好的部分,未去檢視去「未做」的部分;甚至會容忍其將份內工作丟給其他同仁收拾的行為,卻還誤認其表現不錯,實荒謬之至。

  因此,主管應靜下心來,想一想部屬之中的那些人本能叛逆傾向明顯,必須要加以輔導;若仍成效不彰,即應放棄。對個人來說,也該想想自己,本能叛逆的成份有多高?如何將自己的「本能叛逆」轉換到「理性叛逆」?而能從根源去發崛阻礙自己成長的牽絆。(Y60320)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強EMBA】主管格局的自我培養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在職業生涯當中若要不斷地往更高的境界提升、突破,具備足以擔當大任的條件,則必須要使自己培養成為一位「大將之才」,亦即格局要大。要有大格局、要成為「大將之才」,並非一蹴可及,必須從基層開始就要有正確的觀念、思維,長久下來,才能具備充分的條件而足以成其「大」。

  「大將之才」具有幾項基本條件。首先,要能客觀地看待所有事物,唯有客觀,才能夠做到無私。一個人在判斷、決定一件事情的時候,若把私人利益摻雜在其中的話,判斷的方向勢必會朝向其私人的利益偏斜,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定來。所以,客觀、無私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條件;主觀、存有私心就會有所侷限,格局便無法擴「大」。

其次,則是思考、判斷事物時的平衡感。主管在作決策的時候,必須要能綜觀全局,全盤考量各個牽涉到的層面,而非單點思考。平衡的思維代表不偏食、不偏廢任何一個面向,而能夠平衡地看待各種事物。看的面要廣之外,還要看得遠,如此一來,決策的品質才能提升。舉個例子來說,公司福利政策的制訂,必須全盤考量所有員工的需求,將有限的資源作最有效的分配與運用,以求照顧到絕大多數的員工,並產生持續性的實質效果;而不是將所有資源全部投注在少數個人身上。要對眾人付出「大愛」,而非對個人施以「婦人之仁」,其差別便在前者能夠平衡地考量,而後者是單點思考。

 再就公司的經營來看,經營者必須均衡且長遠地考量員工、公司與股東三方面,不能偏厚任何一方。例如,不能為了提高公司的競爭力而給員工過低的薪資,但也不能為了滿足員工高收入的期望而給予過高的薪資,雖然員工短期內很高興,但是卻讓公司在市場上處於競爭劣勢,長久下來,可能無法持續經營下去,員工的工作都可能不保。同樣地,股東投資一家公司自然希望有好的投資報酬率,但公司除了將獲利分配給股東之外,如果也抽出一部份與員工利潤分享,則員工將因此更努力投入工作,創造更好的績效,相對使得公司的獲利更佳,股東與員工均得到更大的利益。反過來說,公司也不能為了照顧員工而忽視股東的權益,否則,股東不願意投資,公司資金籌募困難,營運發展便受到限制。因此,一個經營者要能夠均衡、長遠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確、高品質的決策來。

客觀、無私地判斷,均衡、長遠的思維都是培養自己具備大格局,成為「大將之才」的基本條件,而這些觀念必須從身為基層成員的時候,便開始練習、自我培養。當這些觀念逐漸內化而成為習慣之後,對事物將會越看越清楚,逐漸強化認知力與洞察力,格局也隨之逐步放大,漸具大將之風。

然而,這樣的觀念與養成過程只是一種理想,在現實中不見得可以非常輕易地做到。例如,公司為了長遠發展的考量而擴大投資規模,但是員工的短期福利勢必受到影響,可能會導致員工的抱怨、疑慮,甚至因心情不佳而士氣低落。面對這種情形,如果礙於眼前一時的影響而退縮,則長遠考量下的目標便無法達成。所以,主管要有為了堅持長遠正確的目標,而承受眼前困難的毅力,並且耐心、妥善地處理,而非退縮。又例如,要做到無私,很可能使自己眼前的個人利益看似產生某種「損失」。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放棄眼前一時的小利,卻往往能夠在往後得到更大的回報。

因此,要培養自己成為「大將之才」,必須要面對問題,不畏困難的存在,進而苦思解決問題的方案。也由於問題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全面解決,每想出一個解決方案只是減少一部份阻礙,因此,面對問題的同時,還必須能夠忍受解決問題時的艱困,持之以恆地克服一關又一關的挑戰。能夠如此,不僅能夠真正把問題解決,更能在此過程中練就一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毅力。要培養出大的格局,必須要有去克服、去執行的積極態度,而不是消極地逃避,或是便宜行事、得過且過。

除了具備正確的觀念與態度之外,還必須提升思考事情的深度與廣度,因此,用於思考的時間必須不斷加長。思考是最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行為,思考時間加長並非要特地規劃一個時段來進行思考,真正的重點在於養成思考的習慣,能夠隨時隨地思考,走路、搭車、排隊……等,以及所有的零碎時間都可以思考。體認到思考的重要性,並且養成思考的習慣,思考的時間自然可以不斷加長。

另一方面,則是要培養閱讀的習慣與正確的閱讀方法,以使知識的吸收能不斷持續,除了從工作的執行本身累積經驗與知識之外,透過閱讀而增加知識來源的管道,加上正確的閱讀方法,將使得知識的吸收更有效率。

掌握上述要點,復以持之以恆地不斷自我淬鍊,則成為「大將之才」指日可待。(Y10227)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